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首页    个人概况    精品赏析    历程留影    新闻资讯    与我联系
     
 


背井离乡的人,他们在不断的“变革”中寻求人生的“通路”,也会在不为人知的光鲜背后“镌刻”下属于自己的“创业”、“学艺”、“职场”梦想蓝图。

——题记


     197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的冯伟于1994年考入宜兴轻工业学校(现无锡工艺学院前身),并学习“机械”专业。1997年暑期开始在学校对面兼职“室内装潢”油漆工,因为对油漆过敏住进了医院,没办法又去给门卫搬砖,包工头又觉得他这个工作太清闲,让他去拉混凝土,就这样干了一周时间,忍着“包工头”的气;后来又换了去花园拔草,15元每天,对于刚出校门的外地“求学”的学生来讲,总是看不到人生的光点与希望,虽然此时的冯伟还没有大学毕业,总也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一、缘遇老乡 初学陶刻

   众所周知,紫砂陶刻艺术,不仅需要深厚的书画功底,还要对紫砂胚体有一定的认知,对于“机械”专业毕业的冯伟来说,一切又要从头开始。在快要毕业的这段时间里,冯伟先从《柳公权》的字帖开始入手练习,当时的紫砂陶刻资料很少,也没人愿意去教,所有的问题只能自己琢磨。那个时候刚好旁边琉璃瓦厂有一些碎的瓦片的生胚,冯伟就捡回来练习刻字,写写画画,啄琢刻刻,琢磨琢磨,但是毕竟靠自己的想当然的去练习还是有困惑。

冯伟清楚地记得,第一份陶刻单子是在现在的“西望村”,老板要求很高,一面书法一面绘画,每把壶2元,一下午刻了40把,陶刻题材呢还是从别人那借的一本书,冯伟与另一个人争着这本书看,找题材。冯伟说那个时候从事陶刻的人并不是很多,只要有人找他刻字他就去,不断的练字画画,不断地坚持、努力、陶刻,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。

1998年大学毕业的冯伟已经有了一定的书画陶刻功底,出了校门,冯伟就开始给别人刻茶壶、茶海、茶杯等等,那个时候也就是5元每件,慢慢的在不断积累中,有了自己的小天地。

二、十年磨砺 宝剑亮甲

   1999年—2009年,这十年的时间里,应该说是冯伟更加坚定要从事紫砂陶刻的艺术之路。

   2000年冯伟说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开始紫砂紫砂壶上进行陶刻装饰,这个时候的自己开始认认真真对待书法、对待绘画、对待陶刻,意识到自己的功底比较浅显,需要继续不断的深造,同时也遇到了很多人的帮助。

我问冯伟有没有动过制作紫砂壶的念头,他说2003年的时候还真的跟别人学过做紫砂壶,一个月的时间就“满师”了,在此期间做个一把紫砂壶,也是到现在唯一的一把紫砂壶,当时那把壶刻满了字,后来想想还是刻字吧。

在这个十年中,冯伟不断地寻求陶刻题材,丰富陶刻内容,不断的练习书法、绘画、陶刻取得了自己陶刻艺术生涯中的一次又一次惊喜。冯伟说最难忘的是2006年4月份陶刻作品《十二花神》获得了“秦氏杯”中国陶瓷花盆创作“二等奖”而且是徐汉棠大师亲自颁奖,作品呢也被台湾壶友收藏了。


三、廿年恒心 承师门下

   如果说在紫砂陶刻艺术的第一个十年是磨砺出一个不一样的冯伟,我想2010—2020这十年是“冯伟”又一次“变通”并带给自己走向更高陶刻艺术的一段路。

2019年喜闻冯伟兄拜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先生门下,我也非常激动,一来是鲍志强大师德高望重,二来冯伟兄能有更好的深造机会,名师之下,像冯伟这样努力的老实人,一定能有更好的紫砂陶刻艺术未来。

电视剧《青岛往事》中黄渤饰演的“满仓”,从被亲生父母遗弃,养母带大,从小就比常人笨拙,他始终铭记的一句话就是“别人坐着,我就站着;别人站着,我就走着;别人走着,我就跑着。”虽然永远跟不上两位兄长的脚步,却笨鸟先飞,长大后成了最聪明的商人。“天行健君子以做强不息,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”,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有了这样的力量,那些像冯伟一样不满足于现状,不断突破自我,寻求更大、更高、更强的自我的人,如梅花一样,从苦寒中来,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

     
高级工艺美术师冯伟紫砂工作室
地址:江苏宜兴丁蜀镇陶都陶瓷城 电话:13382251609 15852571996
邮 箱:1094989395@qq.com